第二百三十章灭国之战完(1 / 2)

 而此时的张胜这边,已经开始商议下一步的动作了,至于投名状?朱松二人早就完成了,三个部落打一个部落要是都打不下来,那张胜也不需要在为他们费心了。

“我说你们三个行了,三个部落打人家一个,你们也好意思在本将这沾沾自喜?”张胜道

“嘿嘿,爵爷,我这不是高兴吗,一时有些得意忘形了,还望爵爷勿怪。”乌蒙道

“行了行了,如今乌蒙得到了地盘,你们两个也算是正式投靠本将了,那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说道说道,下一步该怎么弄了,本将的意思是继续打,你们的意思呢?”张胜道

“爵爷,我们自然是以您马首是瞻,您说干什么就干什么,我们都听您的吩咐。”乌蒙道

“好,那咱们接下来就好好商量一下,下个部落的选择,你们都有什么想法啊?都大胆的说出来。”张胜道

随后这帐篷中,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了起来,而张胜做这些之前,何威是一点都不知情的,因为张胜并没有告诉他,按照何威的军令,他此时应该回鄯阐府。

不过张胜觉得机会难得,所以自然是不会听何威的,至于到时候会有什么后果?反正又不会丢了性命,那还怕什么?自然是先干了再说了,最主要的是按照他的计划,他将在大理三十七部中建立威望。

这一步至关重要,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,自然要继续保持下去了,这对他来说很重要。

而此时的何威,则是在中军帐看这手里的消息,他此时并没有召太多的人过来,只是把秦远叫来了。

“秦远啊,这段正淳派人送来了信件,说是他要送他的家眷出城,让我们到时候,帮忙保护他家眷的安全,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诈?”何威问道

“公爷,这件事情表面看上去,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,不过事情奇怪也奇怪在这里,按说他可是大理镇南王,高泰上位后都没敢动他,可见他也是个厉害角色。”

“但是眼下,竟然有把家眷托付给咱们的意思?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的目的了,最近这城中有不少的人,给咱们送来了信件,其中也有一些要托付家眷的。”

“但他们都是些外姓之人,这段家人至今还一个都没有,这段正淳不可能相信咱们的说词,他一定猜得到咱们的目的,可他还是选择让咱们保护家眷,这怎么都说不通啊?”秦远道

“是呀,老夫也正是奇怪这一点,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啊,这段正淳怎么看,都不是个那么容易放弃之人啊,如今怎么会把把柄放到咱们手里呢?”何威道

“公爷,既然咱们现在拿不准他的意图,那咱们不妨,先把他的家眷放到咱们手中,这样不管他段正淳打的什么主意,总是要来的,毕竟他不能不要家眷了吧?”秦远道

“嗯,眼下也只能是这么办了,这件事情你去安排吧,不要让太多人知道,这次去也不要只接段正淳一家,其他家的家眷一起护送了吧,把他们安置在新的营房里派人严密把守。”何威道

秦远躬身一礼后,就退出了中军帐,然后安排人手去接家眷了,而此时的何威则是在自己的帐篷中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,从他那紧皱的眉头能看出,他此时想的事情让他很是为难。

而镇南王府护送家眷出城这么大的动作,自然瞒不过宫里的高氏父子,而此时的御书房中,却并没有什么紧张的气氛。

“看来段正淳是早就想好了退路,既然如此,那咱们也就不用跟他们客气了,就按照你之前的主意去做吧,他段家都不心疼,那咱们又何必心疼呢?”高泰道

“父皇请您放心,儿臣已经提前安排好了,现在只需要您写一封谁信就好。”太子道

就这样三方都给有算计,都在各自的忙碌着自己的事情,张胜这边随着计划的进行,他麾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,最开始还需要打上一架,但是等到后来,张胜他们已经不需要打了。

那些部落知道不是对手,都纷纷投降,然后派出了一部分兵力,跟着张胜他们去打别人,就这样三十七个部落让他们走了个遍,有的时候甚至都不用去,那些部落自己就带人来投降了。

而随着张胜的动作越来越大,在大理的其他几方也都知道了,不过两方的反应截然不同。

“这个张三郎啊,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啊,竟然这么不声不响的,就做了这么大的事情,咱们之前还担心的三十七个部落,竟然就被他一个个的给收服了。”

“这谁能想到啊,这小子这次不声不响的又拿了个头功,这还真是让老夫不知该说什么好啊,罢了罢了,事情都到这一步了,那有些事情就不需要再瞒你们了。”

“大理镇南王段正淳,还有他们现在那个皇帝高泰,都让人送来了书信,表示他们可以投降,不过之前是因为三十七部落的事情,所以一直没有进行。”

“但是眼下事情就可以进行了,可以说这一仗已经结束了,我们可以准备进城了,这一仗打到现在,就算是告一段落了,大家伙也可以放松放松了。”何威道

何威的话让在场的人都说不出话来,本以为这次能大展神威,好好的立上一功,可没成想刚开始就结束了。

这样他们多少有些始料未及,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次的头功又被张胜拿了去,本来已经把他闲置在后面了,可谁成想他竟然又立了头功。

这跟谁说理去啊?这小子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?这可真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啊,他们始终被张胜压在身后,根本就没有办法超过他,每次以为有机会跟近一点了,却发现这小子跑的更远了。

此时的大理御书房中,高泰看着眼前的儿子道“既然决定已经做了,那就不要后悔,现在咱们的生死,可就交到人家手里了,现在就看他们能不能遵守承诺了。”

关闭了多日的大理城门开了,此时的高泰和段正淳,带着其他的文武大臣,在城门口迎接齐国大军入城,为了安全起见,所以何威并没有入城,而是由秦远代劳。

经过了一系列的流程寒暄之后,秦远跟着高泰来到了都城中,随后在御书房开始谈起了条件。

经过了交谈之后,秦远就回到了大营跟何威禀报了,而在秦远离开之后,高泰和段正淳又秘密的商议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