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跨省会诊!(2 / 2)

医路青云 烟斗老哥 0 字 9个月前

赵原耐心逐一解答。</p>

尤其是在区别赫赫有名的孙氏支架,赵原做了重点介绍。</p>

“孙氏手术主要是人造血管的创新,研发至今已有十多年,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也逐一浮出水平。该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,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培训,而且容错率很低,一旦犯错,容易导致手术失败。”</p>

“我研发的新支架主要是针对手术的普及率进行提升。操作简单,容错率也有保证。最关键的是,产品结构稳定,可以延长使用寿命。一般来说,植入一次,终生受用。”</p>

主动脉夹层手术完成之后,支架二次更换存在极大的风险。</p>

更换一次就相当于在闯一次鬼门关。</p>

石燕对赵原解释十分满意,笑着与李贤道,“我对届时的答辩环节充满信心了。以赵原的口才,肯定能顺利通过专家的询问。”</p>

李贤微微颔首,“你就是专家!能得到你的肯定,相信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”</p>

……</p>

李贤不遗余力地推进新覆膜支架申报奖项,有诸多原因。</p>

天华胸心外科与南协的差距之一,首先在顶级专家的层次上,全面落败。</p>

南协如今有院士坐镇。</p>

而天华仅有几个知名专家。</p>

知名专家与院士有着很大的差别。</p>

如果按照修真里来对比,院士相当于是大罗金仙。</p>

知名专家只属于元婴期。</p>

大罗金仙遇到元婴期的修真者,吹口气就能让对方形神俱灭。</p>

院士有造血能力,代表着能搭建一支很稳定的人才梯队。</p>

天华短时间内没法培养出院士。</p>

如今不可能在这个方面完成超越。</p>

如今人才储备是在吃老本。</p>

像李贤这种骨干,还是当年江老培养出来的。</p>

中青年一代与南协那边的差距很大。</p>

当然,赵原的出现,改变了格局。</p>

让胸心外科的崛起看到了希望。</p>

以赵原如今的水平,经过二十年的沉淀,进入院士序列,那是极有希望的。</p>

天华尽管在近十年内,依然比不上南协。</p>

但二十年后,等赵原成长起来,那就不好说了。</p>

每一个豪门的建立,都是需要数代人的努力。</p>

李贤和江强达成一致意见。</p>

赵原是未来胸心外科的核心和灵魂人物。</p>

他们会将所有的资源投注在赵原的身上。</p>

他们对赵原的性格很了解。</p>

等赵原功成之时,绝对会带着天华胸心外科一起腾飞!</p>

与南协胸心外科的差距,还在科研上!</p>

南协在胸心外科的器械研发上,不断拿出了好成果,将天华甩了一大截。</p>

如今赵原给出的这个新覆膜支架具备很好的科研价值。</p>

这对于天华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突破口。</p>

完成0-1的过程,远比其他挑战更为复杂。</p>

一旦有了基础,后期在科研项目上会有更多的突破和机会。</p>

李贤是天华第二个使用赵原研发的新覆膜支架的医生。</p>

产品好不好,高手一用就知道了。</p>

赵原设计的新支架很轻薄,关键是足够稳定。</p>

对医生而言,支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。</p>

宛如某计生用品的著名广告语——薄不可怕,鼓开来才可怕。</p>

李贤使用新覆膜支架时能感知结构的稳定与牢固。</p>

李贤手机振动,跟石燕和赵原说了句,“你们聊!”</p>

随后,他转身出门,去接电话。</p>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