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(1 / 2)

寒门状元 天子 7965 字 2020-01-27

 沈溪送账册至惠娘处便匆忙离开。

返回官衙,沈溪把云柳叫来,吩咐扩建城池的事情。

大明京师如今尚未修建外城,但沈溪已准备在新城原有规模上再次扩建。

新扩建的地方位于宝山所和吴淞江所,扼黄浦江和长江水道,沈溪准备在这里建设城池,构筑棱堡和炮台,同时城内建设大型港口以及造船厂,后期会集中建设钢铁厂、化工厂和机械厂等等。

但因为是全新的规划,需要人实地进行地质勘察,但这方面的人才却几乎没有,沈溪只能亲力亲为,忙得不可开交。

郑谦、唐寅和苏通相继离开,对沈溪造成一定影响,手头面临无人可用的窘迫局面。

从去年冬月开始,沈溪就陆续从江南之地选拔秀才到新城做官。

短短两个月时间,沈溪组建起了八十人的幕僚团队,现在这些人正在接受入职前培训,加上原本城里那些由沈溪亲自栽培、目前正在进行科技攻关的工匠,管理人才的缺失正一点点弥补。

不过沈溪没时间亲自授课,教导的事主要由云柳负责,同时由马九和朱鸿等人提供协助。

教材由沈溪亲自编写,首先学习的是数学,涉及阿拉伯数字的应用、四则运算、方程、图形计算和统计表格等。数学考核合格后,这些幕僚再学习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知识,然后按照擅长的门类授予相关工作。

此前沈溪已给工匠进行评级,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社会地位,形成巨大的俸禄差,同时制定一整套晋升机制,技艺提升和取得科研成果均可提升级别,但长期混日子,手艺退步的会面临降级的惩罚。

有了升降级制度后,工匠们做事动力明显提高。

工程师是城内工匠的佼佼者,共分成三个等级,初级工程师有五百五十人,基本都有一技之长,高级工程师八十人,在科研方面都有突破,取得一定研究成果,比如现在蒸汽机组的十二名工匠便都是高级工程师,他们手下有一百多名初级工程师和四百多名高级技师,从事蒸汽机的改良工作。

至于总工程师,目前只有沈溪一人。

云柳问道:“大人,第一批受训的二十人已结业,他们中很多曾做过官员的师爷和商贾的账房,数学基础不错,学习起来很快,所以稍微培训就出师了。”

沈溪点头道:“这批人暂时安排到各工厂做管事,他们隶属于新成立的工业局,管理各大工厂企业,只对我负责。我会根据他们的表现,授予相关职务,厂长初步定为处级干部,类似于朝廷的七品官,车间主任为科级干部,八品官,类似于县丞和县主薄……咱们不看过往的资历,能者上,庸者下。”

云柳点头:“卑职明白。”

沈溪再道:“这些人刚接受工作,所以暂时不需要对他们高标准高要求,只要保证工厂正常运行,不让一些工匠仗着有技术,胡作非为……各厂技术人才需要进行严格管理,他们领着优厚的报酬,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保密义务。”

云柳有些疑惑地问道:“大人担心这些技术人才会被人收买拉拢?”

“不能小看人的贪欲!”

沈溪表情严肃,正色道: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,许多事情需要防微杜渐。另外,现在城里暂时需要的是管理方面的人才,所以才会有幕僚班的诞生。下一步咱们要从教育、文化入手,找来大量教书先生,在城内开办学塾,让普通百姓子弟免费入学,读书识字,学习科学文化。”

云柳大为惊讶:“大人,若是所有百姓子弟都可以免费读书,那每年城里不是要增加大笔开支?”

沈溪笑道:“这笔投入是值得的!我不求这些娃娃考科举,至少要保证城内各大工厂后继有人。走科举很难,但如果有一身技术的话,要赚钱养家就容易多了。学生从学塾毕业后,可以到工厂做事,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得到高素质的工人。”

云柳想了想,点头道:“若是把这些学生当作学徒看待,倒是值得……”

沈溪道:“不是学徒,是真的让他们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……很多孩子年长些就需要帮里做活,不如让他们从小便接受教育,以后的成就肯定比他们的父辈高……”

“卑职明白了。”

云柳这次说明白,不像之前纯属客套,心中对沈溪充满敬佩。

就连未来人才补给之事,沈溪都已想到,且付诸实施,让云柳意识到沈溪长久经营这座城市的决心,而不是建起来便撒手不管了。

沈溪拿起一份文稿递给云柳:“回头你让人誊写后张贴出去,开春后各家孩子都可以报名读书,校舍已建好,原则上是就近入读,不用他们付先生束脩,官府会聘请先生并下发俸禄,中午学塾会免费供应一顿午餐,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概都要入学,不分男女。”

云柳道:“大人,就怕您的好心没人领……很多人家都远道迁徙而来,刚刚能吃饱饭,怎么可能会让已能帮家里做事的孩子读书?”

沈溪点了点头:“刚开始肯定困难重重,实在不行的话,就动用一些强制手段。想到新城来谋生,就得按照我所定规矩行事。”

……

……

沈溪在开办学校之事上没有任何拖延。

正月十五后,校舍全部修缮完毕,招生工作有条不紊展开……这次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,但也规定所有在新城谋生的工人都要把子女送进学校。

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,这种由官府办的学塾,对他们有强大的吸引力。

就像当初沈明钧夫妇对沈溪读书的期待一样,普通人家对于孩子读书很支持,只不过很多时候应付不了这方面的开支,读书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奢侈品,普通百姓不得不让家里的孩子早早去当学徒或者干脆做农活。

而新城并不是农业城市,周围虽然有土地,也开始出现佃户,但基本还是以工人居多,他们迁移到新城来是一次对未来的投资,现在孩子能免费入学塾,大多数家庭还是想把孩子送进学塾的。

以至于在统计学生数量时,沈溪发现实际报名人数要比预估的高很多,不得不临时增加校舍以满足需要。

如此一来意味着先生的数量也要增加,虽然沈溪早有准备,但还是不得不到周边府县招纳人手。

“大人,其实完全没必要开这么多学塾,现在报名人数已破万,任其发展的话,可能最后两三万人都说不定。”

朱鸿被云柳安排负责学塾筹建工作,可是他不是读书人,全无经验,累得焦头烂额,于是跑来向沈溪诉苦。

沈溪道:“怎么,连义宽你都要质疑我的决定吗?”

朱鸿满脸苦笑:“大人,这不明摆着的事情吗……咱投入巨资开设学塾,等于是白给人送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