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鉴再问:“现在能够确定之厚不参加朝会吗?”
谢迁摇头道:“他去与不去,你问我作何?你想知道就直接去问他,这小子做事从来不跟人商议,若他面对事情能跟我商议一番,我至于这么恼他?”
何鉴道:“算了算了,不跟你多闲扯了,既然之厚已触怒(www.ibxx.com)龙颜,莫非你还准备落井下石不成?咱都一大把年纪了,年轻人一代又一代成长,咱见得多了,咱们自个儿不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?那就说定了,此番我请辞,朝会时会提议由之厚接替我的职务。”
“不可!”
谢迁断然回绝,“此事容后再议。”
何鉴当即有些气恼,瞪着谢迁喝问:“于乔,你这是要言而无信吗?”
谢迁叹道:“吏部乃六部之首,掌管天下官员升迁,若他为吏部尚书,非结党营私不可,现在他年轻气盛旁人已有非议,唯独结党这一块没人提,若让他再授人以柄,岂非是我等的过错?”
“既如此,不如让其继续留任兵部,既然先皇都认可他带兵的能力,留他在兵部又如何?朝廷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威慑四夷,以及地方上那些野心家!”
“你……”
何鉴气呼呼地指着谢迁,“简直不可理喻,之厚执掌吏部,四夷和野心家就敢妄动了?那你说,让谁来接替老朽?总归老朽没法再在朝中安身立命,这次怎么都要乞老归田!”
谢迁太过执拗,何鉴没法给他好脸色看。
我已经是一把老骨头,跟你不一样,我对朝堂没那么大的野心,就想回去儿孙绕膝过几天清静日子,你非要绑我留在朝堂上作何?
谢迁黑着脸,想了半晌后,一摆手道:“总归会给你个合适的人选,你要乞老归田,没人阻拦。”
“那感情好。”
何鉴扁扁嘴道,“若你实在找不到人,老朽便继续推之厚,你自己看着办吧!”
……
……
虽然何鉴是沈溪举荐才得以出任吏部尚书,但自打上位以来他一直坚定地站在谢迁这边,但因为谢迁做事太过激进,好像什么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才行,这让何鉴产生严重的反感,所以对谢迁的态度变得疏离起来。
司礼监掌印空缺已久,朱厚照又不管事,谢迁现在做的基本就是宰相的事情,甚至比起大明开国时的宰相更有权势。
这就让何鉴对谢迁也产生一定防备心理,换作旁人为了仕途要给谢迁面子,选择屈从,但何鉴却不需要这么做,他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,位置太过关键,所以何鉴宁可得罪谢迁,也不能完全顺从对方的意思。
还有一点,那就是何鉴觉得沈溪的确是有能力和担当,觉得谢迁纯属因为傲慢和偏见才会对沈溪横挑鼻子竖挑眼。
谢迁则对何鉴的请辞丝毫不加理会,他对何鉴说的话也近乎敷衍,打消让沈溪成为吏部尚书的想法后,谢迁甚至没去考虑谁来接替的问题,显然是准备继续采用拖延战术,让何鉴再干个两三年。
但就在这个时候,谢迁从小拧子那里得到一个“非常不好”的消息,就是现在正德皇帝开始着手准备给沈溪封公。
当谢迁听说这消息时,简直以为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,文官不能封爵这是自大明开国之初便定下来的规矩,现在沈溪以文官封爵,还是直接封为公爵,这是谢迁怎么都不肯接受的事情。
“……之厚封公,地位岂不更在老夫之上?”谢迁感觉到一种浓重的危机。
本来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压着沈溪,但想到沈溪若以公爵之身挂兵部尚书职,朝廷就真的没人能对付得了沈溪,甚至整个大明的军权也将落到沈溪手上,那时五军都督府可能都只是个摆设。
小拧子趁着朱厚照白天睡觉时,特地到谢迁的小院来通知,对小拧子来说,这件事关系重大,倒不是说小拧子不支持沈溪封爵,而是觉得朱厚照这么做会乱了规矩,小拧子本着谁都不得罪的想法,让朝中文武官员来议定这件事是否合适。
小拧子道:“谢阁老,这是陛下的意思,已准备草拟诏书,就这一两天的事情了,可能在朝会上公之于众。至于沈大人那边,小人派人去打探过,得知沈大人并不打算出席朝议,要不您去跟太后说说?”
谢迁非常担忧,生怕沈溪封爵会影响到朝局稳定,但最大的问题是他根本无法干涉皇帝的决定。
谢迁道:“之厚若被封公爵,大明官场非乱套不可,大明列祖列宗定下的规矩也会毁于一旦……难道陛下想看到大明出乱子吗?”
小拧子望着谢迁,这种非议皇帝的事情他可不敢做,也只有谢迁可以明目张胆发出如此感慨。
谢迁又道:“老夫这就入宫……不对,是去豹房面圣,跟陛下陈述此事利害关系。”
这边谢迁不顾一切要往豹房,却被面无人色的小拧子拦了下来,小拧子满头大汗,急匆匆地道:
“谢阁老,您千万不要乱来啊,陛下尚未将此事公之于众,小人是冒着杀头的风险跟您老打声招呼,您这么去见陛下,小人岂不是性命不保?”
谢迁斜着看了小拧子一眼,轻轻摇了摇头,显然在他看来,小拧子一人性命比起大明安定根本不值一提,牺牲掉小拧子正好可以让皇帝身边少几个佞臣。
这边谢迁执意要出门,小拧子心中暗骂自己多事,然后死死地拉住谢迁的手不放。
小拧子几乎是哀嚎道:“谢阁老要去见陛下,就从小人尸体上踏过去吧。”
谢迁板着脸道:“拧公公,你该知道这件事的影响,这也是你来见老夫的目的所在……想让老夫劝说陛下,阻止此事的发生……你现在这番举动又是何意?”
小拧子泪流满面,痛苦不堪地说道:“小人将此事告知谢阁老,是想让谢阁老有所准备,让朝中上下有所针对,而非让谢阁老不顾一切去面圣……就算谢阁老去了豹房,能保证见到陛下,行那劝谏之举?”
听小拧子这一说,谢迁瞬间一阵气馁,显然如小拧子所言,这年头要面圣可是个技术活,除了沈溪外,就没听说朝中大臣有随便见到朱厚照的,谢迁不由琢磨开了:“除了沈之厚自己去推脱,好像旁人去了都属徒劳。”
谢迁不再坚持往外走,小拧子终于可以松口气,结结巴巴地道:“陛……陛下的脾气,谢阁老难道……不明白?陛下跟沈大人出现隔阂,心里肯定后悔不已,现在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收拢沈大人之心……这件事的根源,在于陛下跟沈大人间的隔阂,谢阁老为何非要执迷不悟坚持要去面圣劝谏?”
谢迁叹道:“除了面圣外,老夫想不到别的方法。”
“小人能想到啊。”
见谢迁有所动摇,小拧子赶紧趁热打铁,“哪怕谢阁老去见太后,或者见沈大人也成哪,要不就等陛下将此事公之于众时,在朝会上跟陛下据理力争,总归要跟陛下摆事实讲道理,有必要急于一时吗?”
小拧子这边又惊又怕,唯恐自己泄露风声被朱厚照知晓,被驱赶离开皇帝身边都是轻的,动辄有杀头之祸。到了这个地步他才明白,两面派不好当,谢迁做事跟沈溪极大不同,完全不顾别人的安危,简直是个老顽固。
谢迁脸色迟疑,好一会儿才道:“到朝会时再反对,怕是什么都来不及了。”
“那谢阁老就去见太后或者沈大人。”
小拧子终于硬气起来,正色道,“若谢阁老坚持要去面圣,小人第一个不答应,小人会千方百计阻拦……谢阁老您莫要怪小人不识相,实在是这件事会让小人丢掉性命……言尽于此,小人告退。”
……
……
沈溪即将封公之事,最初只有小拧子跟江彬知晓。
但随着时间推移,这件事在京城突然传开,好像有人故意将消息泄露,让天下人知晓。
谢迁没有去见张太后,也没有见沈溪,此时他还在盘算如何去劝谏皇帝,但左思右想一阵无力,一方面朱厚照执拗的态度他很清楚,一旦决定什么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,当初刘健和李东阳怎么倒台的历历在目;另一方面则是豹房守卫严密,正如小拧子所言,他根本没办法面圣。
随之张氏兄弟也得悉消息,张延龄赶到寿宁侯府见到兄长,不分青红皂白,劈头盖脸就着着实实将沈溪给骂了一顿,好像沈溪挖了张家的祖坟一般。
“……他凭什么直接封公?咱兄弟到现在还只是侯爵,就因为出塞去打了一场仗,就可以凌驾于你我兄弟之上?大哥,这口气咱们可咽不下来,必须得去跟姐姐说,让姐姐降罪那小子……”
张延龄不甘心,嘴里几乎全都是抱怨之辞,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,而张鹤龄这边则显得谨慎许多。
听弟弟吐槽半晌后,张鹤龄才道:“见到太后,就能让陛下打消封爵的念头,并降罪于沈之厚?”
“不然怎办?就任由他封公,位在你我之上,以后见了面还要给他行礼?”张延龄咬着牙气呼呼道。
张鹤龄摇头叹气道:“就算沈之厚不是国公,也是兵部尚书,在朝中的地位依然在你我兄弟之上,给他个国公若是能将兵部尚书的位子给下了,反倒是好事一桩……你想想看,朝廷的国公少了?却有几人能跟你我兄弟相比?”
张延龄最初只是觉得沈溪爬到自己头顶上,一阵气恼,根本没有细想其中关键,经过兄长提醒,再稍微思虑后,便感觉言之有理。
张鹤龄继续道:“这件事莫说你我兄弟知晓,朝中那么多人知道,为何这一两天都没见有人闹腾?”
张延龄想了想,回答道:“大概都在等朝议吧,不就是三天后?这次可是大朝,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出席,听说沈之厚不会去,旁人只要能下地的都非去不可……这也是咱那大外甥回京后第一次开朝会,都在等着好戏上演呢。”
“那就是了。”
张鹤龄颔首道,“现在别人不急,咱们急什么?沈之厚当上国公也不可能身兼五军都督府跟兵部两边的差事,最好将他兵部尚书的位置给剥夺了,届时以祖宗规矩来厘定,莫要说什么功勋,当年于廷益(于谦)匡扶社稷、挽大明于既倒的功劳不远在他之上,可最后结局如何?只要有旧(www.hao8.net)例可循,事情就不会太过糟糕,现在去见太后,只会让太后跟陛下间的矛盾加深。”
张延龄叹道:“大哥,发现你现在做事瞻前顾后,一点大将之风都没有。”
张鹤龄白了弟弟一眼,不以为意地道:“你我兄弟掌团营,负责的不过是京城戍卫这一亩三分地,你若要将手伸进朝堂中,怕是自身难保……即便你看不惯沈之厚也该明白,他乃三元及第的状元出身,文官中能超越他的几乎没有,兼之他的功劳让陛下叹为观止,处处以其为楷模……既如此,便要从陛下的信任着手,光靠一股蛮力如何对付他?”
“总归不能让他当国公!”
张延龄黑着脸道,“别说咱兄弟了,就算朝中也有人会不服。这次他跟皇上出了矛盾,咱在背后推动一把,来个落井下石,让他永世不得翻身。”
……
……
当沈溪得知自己可能要被封爵时,正在家里书房看书,这消息其实他以前便知晓,对鞑靼之战结束后朱厚照便提过,只是一直没有落实,他也没想到这件事回到京城后会被重新提起,而且掀起这么大的波澜。
“……相公,现在城内百姓都在传,说是您马上要成为国公,那以后咱沈家可就是勋贵世家,子孙后代也可以永享荣华富贵了?”
不但沈溪得悉,连沈家上下也都听到了风声,谢韵儿专程跑来询问,神色间非常兴奋,因为一旦传言为真,意味着她的孩子有可能会直接世袭公爵之位,如此一来沈家不需要靠科举便能发扬光大,沈家的地位也会经久不衰。
沈溪道:“难道韵儿希望我接受封爵?”
“这有什么疑问吗?相公为大明浴血奋战,国公的爵位是相公用命拼回来的,那些武将可以,为何文臣就不行?若是相公当上国公,咱沈家就可以扬眉吐气……哎呀,如此一来,真不知将来沈家人是应该从文还是习武。”
突然间,谢韵儿莫名纠结起来,好像让子孙在文武间做出选择也成为人生难题,需要她这个一家主母来好好斟酌。
沈溪摇头道:“看起来似乎只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,但其实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关系太多,首先谢阁老那边便不会同意这件事……马上就将举行朝会,我还无法参加,这次朝议会争论成什么样子,让人难以揣度,怕是最后又要闹得个不欢而散。”
谢韵儿好奇地问道:“那相公不想当国公吗?”
沈溪叹道:“爵位乃是双刃剑,若只是为光宗耀祖,完全没那必要,沈家要兴盛,更重要地是开枝散叶,在中枢和地方广植人脉,同时未来栽培出更多读书人,而不是靠爵位传承,否则最多两三代人必会衰落……朝中权力更迭,会让勋贵牵扯进纷争中,比如成祖靖难,许多勋贵世家便灰飞烟灭,实在非安身立命之首选。”
谢韵儿似懂非懂,但还是点头:“相公说不合适,想来其中应该有什么道理吧……”
沈溪望着谢韵儿道:“这次我跟陛下出现一定矛盾,朝中很多人蠢蠢欲动,这次朝会算得上是洗牌的开端,未来朝事我不想过多干涉,咱们还是先过几天清静日子吧。”
谢韵儿道:“就怕相公在家里闲不住……相公乃做大事者,守在这方寸天地能作何?”
沈溪笑道:“不是还能陪陪你们么?都说了沈家要崛起最重要的是开枝散叶,这岂非也是家里人最希望的事情?”
饶是谢韵儿对沈溪的脾性有所了解,听到这话一张俏脸还是难免羞得通红,嗔骂道:“相公莫要在闺房外说此等话,被别人听到多不好意思?”
“何妨?只要在家里,就是自己的地盘,思虑那么多作何?”
沈溪微笑着将谢韵儿拉到自己身边来,“这两天有些怠慢韵儿你了,不如趁着良辰美景,你我夫妻恩爱一番,或许还能给平儿再造个弟弟妹妹,让他也多个玩伴。”
说完,由不得谢韵儿抗争,沈溪已拦腰抱起谢韵儿,往后宅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