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跟沈溪的想法有些类似。
“好!”
张永清楚,杨一清虽然立下功劳,但毕竟不是朱厚照亲近的大臣。
能当面跟朱厚照交流的,无非他和沈溪,不过张永心里还是有些顾虑:“沈之厚之前的意思,是要把功劳让给杨一清,为的是让杨一清面圣时奏事,我这么替沈之厚答应下来,是否会影响他的计划?”
杨一清从堆成山的卷宗中,拿出几份不起眼的稿件,递给张永,再次恭敬行礼:“一切全靠公主持。”
张永拿着刘瑾的罪证,压力很大,心中不停念叨:“一定要回去跟沈之厚商议清楚,这么大的事情咱家可处置不了!”
因为斗刘瑾的事情实在太大,张永显得没多少底气,此后就算杨一清再说什么,他也听不进去了,过了一炷香时间,他主动提出告辞:“咱家先回去了,至于沈大人那边……”
“就由公来传话。”
杨一清慷慨激昂地道,“在下身份敏感,不跟沈尚书当面沟通,若是沈尚书回朝面圣,务必跟陛下陈明厉害,到时刘瑾罪行败露,陛下定会将其绳之以法!”
……
……
张永惴惴不安,回到营地。
在自己营帐独处许久,张永听到门口的侍卫通禀:“张公公,沈大人赴宴归来。”
“行!”
张永将杨一清提供的刘瑾罪状揣在怀里,怀着复杂的心情去中军大帐见沈溪,到了地方才发现魏彬也在。
“魏公公?”
张永稍微有些惊讶,没想到沈溪居然会把魏彬带过来。
魏彬在张永跟前显得很拘谨,笑着打招呼:“张公公久违了,鄙人有一些公事要跟沈大人谈,酒桌上说始终不那么方便,这才到沈大人营帐说事。”
张永心道:“沈之厚不会神通广大到把魏彬都收买了吧?”
沈溪似乎有些醉意,道:“张公公来得正好,我等正要商议军功和安民之事,杨中丞未亲自前来,就由魏公公代劳。”
张永这才知道两人说的并非倒刘瑾之事,不由松了口气,心想:“这魏彬是刘瑾的人,就算他说肯倒戈,也不可信,不收拢此人最好……再者,到陛下跟前奏事,也不需要魏彬做什么!”
魏彬低眉顺眼道:“一切听凭沈大人做主,毕竟沈大人才是陛下委派前来宁夏平乱的正差。”
沈溪笑着挥了挥手:“没什么正差副使,都是为朝廷效命,且杨中丞比本官更早进宁夏城,此乃人所共知之事,本官会如实跟陛下呈奏……再者,本官建议朝廷重新任命三边总制,以杨中丞之功,担任此职最合适!”
历史上平息安化王之乱后,朱厚照顺势安排杨一清留在西北担任三边总制,维系了西北长时间的安定繁荣局面。
而沈溪提议,其实是顺应潮流。
魏彬陪笑:“沈大人的决定自然是好的……不过,沈大人如今还在宣大总制任上,由沈大人您总制三边是否更为恰当?毕竟您在此任上有着丰富经验,若您统御三边,恐怕安化逆王也不敢造次作乱!”
沈溪道:“一切均按照军功大小厘定,这里有本官草拟的军功名册,魏公公不妨一并看过!”
说完,沈溪把已准备好的军功奏请名单交给魏彬过目。
魏彬粗略看了下,才知沈溪虽然刚进城,但早有准备,过了半晌有些为难:“这突然间也无法全都看完啊。”
“那魏公公就拿回巡抚衙门慢慢看,这只是本官向朝廷奏请的内容,至于杨中丞那边怎么奏请,本官无从干涉。”沈溪笑道。
魏彬道:“自然一切都要以沈大人奏请为准,谁不知道陛下对您信任有加?否则也不会指定沈大人做正使……既如此,那鄙人就先把这奏疏誊本带回去,顺带跟杨大人商议一番,最好做到两边的奏本协调一致!”
“请!”
沈溪虽然话语非常客气,表露出的却是下逐客令之意。
魏彬在沈溪和张永的相送下出了中军大帐,沈溪没再往外送,等人走远,张永才道:“沈大人这是要做何?”
沈溪斜着看了张永一眼:“明摆着的事情,跟魏公公把军功之事确定下来……不知张公公去见杨巡抚,结果如何?”
“里面说话吧!”
张永不敢在外多言,跟沈溪一起进到中军大帐后,才把杨一清交给他的东西拿了出来,放到沈溪手上。
张永道:“未料杨大人居然对诛除刘瑾之事非常上心,没等咱家主动提出,他便把这些东西拿了出来……若是把这部分证据交呈陛下,怕是刘瑾不死也得脱层皮!”
沈溪一一查阅,不过是安化王和一些案犯的供述,还有便是安化王暗中给朝中官员写去“劝降”的书函,里面几乎把刘瑾说得十恶不赦,但沈溪认为这些证据尚不足以让刘瑾伏诛,摇头道:“只是罪人一家之言,若不涉及刘瑾谋逆,怕是陛下不会轻易将其诛杀。”
“还要如何?”
张永觉得沈溪是故意为难他,着恼地问道。
沈溪笑道:“张公公不虚此行,这件事暂且放下,等陛下调令……看看谁能回朝跟陛下奏明此事!”
张永将走之际,忍不住好奇问道:“沈大人,有件事咱家一直不解,为何你能确定魏彬会赴宴,而杨大人却不会去呢?”
沈溪道:“猜的。”
张永苦笑不已:“哪里有一猜一个准的道理?”
沈溪笑了笑,道:“魏公公乃刘瑾眼线,曹总兵多次向刘瑾送礼,也算是名义上的阉党成员……若本官跟曹雄饮宴,魏彬能不去盯着?”
“至于杨巡抚那边,他知道本官邀约同往总兵府,估摸已猜到本官用意,所以他不会赴宴,安心留在家里等候张公公前往……”